第十九节 幸与不幸(1/3)

作品:《海魂

侦察机在飞到了美国东部海域上空的时候就分成了三个小机组,分别朝着三个目标飞去距离最近的就是费城

之前,费城从来就没有遭到过轰炸,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当初薛希岳让罗云冲不要去轰炸费城是早就准备要在费城用原子弹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不少,因为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城市,都是在以往的战略轰炸中没有遭到过轰炸的城市原子弹也没有任何必要投到波士顿,纽约,巴尔迪摩以及弗吉尼亚比奇这样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城市去

可问题是,薛希岳是在28年的时候就明确要求不能轰炸费城,而当时还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定“盘古计划”在什么时候能够获得成功呢,就算薛希岳再高瞻远瞩,恐怕也无法料到不到一年后就会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根据当时薛希岳的一名助理的回忆,当时薛希岳不让罗云冲轰炸费城,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要避免引此而激发美国人的抵抗意志,这与没有轰炸华盛顿是一个道理另外费城本身不是一座大型工业城市当时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薛希岳一直想通过摧毁美国的工业基础来迫使美国投降,而战略轰炸后来演变成为了针对城市与平民的大规模轰炸,这已经违背了薛希岳的初衷,因此后来在使用原子弹的问题上薛希岳才会犹豫不绝因为原子弹本身就是完全针对平民地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不管是幸运,还是不幸,在确定要使用原子弹之后费城就被列为了头号轰炸目标当然,能否使用原子弹轰炸费城,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费城的天气情况是否良好是否能够满足投掷原子弹的要求

两架气象侦察机在一点四十分左右到达了费城上空之前也有不少地侦察机前来,而且费城还没有遭到过轰炸因此在防空警报响起之后,绝大部分费城的居民都没有引起警觉,仍然在继续忙碌着只有少数人抬头看了眼在头顶上盘旋的那两架大飞机,而多地人甚至没有任何的反应

在以往的年份每年八月份地费城地区是比较晴朗的可结果,两架侦察机在城市上空盘旋了大概十分钟,都认为云层太厚,而没有轰炸的机会这个判断相当重要地面上地人很容易透过云层的缝隙看到天上的飞机,可相反的飞机要找准地面上的目标就为困难了,而且当时轰炸对气象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投原子弹地轰炸行动对气象要求就高了

罗云冲收到了气象侦察机发回的报告后,他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哈里斯堡那边了当时,甚至有人怀疑罗云冲是有意放弃了对费城的轰炸行动

29年8月15日,费城的天气到底适合还是不适合投原子弹,战后有很多的争议从战后费城居民反映的情况来看,在8月15日那天,费城的天气情况是比较良好的,云层并不是很多,可是当时侦察机报告的情况则是费城上空不适合投原子弹重要的是,罗云冲后来只提交了一架侦察机的报告而没有提交另外一架侦察机的报告,因此很多人怀疑,罗云冲故意放过了费城,不然,他为什么要隐瞒另外一架侦察机的报告呢?

各方面的猜测都有,支持罗云冲的人认为,因为两架侦察机的报告是完全一样的,罗云冲没有必要同时提交两份气象侦察报告而且,这两架气象侦察机有主次之分罗云冲提交的是机的气象侦察报告,而按照规定,只有在机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才采纳僚机的气象侦察报告也就是说,当时机已经发回了报告,就算僚机的报告意见相反,罗云冲也肯定首先采纳机的报告,而不是僚机的报告

最受到非议的是,当时机机组成员是一个级轰炸机组,而该机组以往几乎没有执行过气象侦察任务,而僚机则是一个正规的气象侦察机组也就是说,罗云冲把没有执行过气象侦察任务的机组派到了最前面去而且采用了该机组的报告,反而忽视了有丰富经验的气象侦察机组的报告有的人甚至以此断定之前罗云冲就给机的机组成员打了招呼所以才会有了不切实际的报告,因为那个机组是罗云冲手下最好的机组,其机组成员自然是对罗云冲的命令不敢有半点违背了

正是有这么多的疑点,所以后来才有很多人怀疑罗云冲是故意放过了费城,挑选了人口少得多的中型城市

当时,费城市区人口过了100万,虽然根据后来的理论计算,爆炸当量不到2万吨的“雪茄”是不可能杀死这么多人的,但是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原子弹可以摧毁整个费城也有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罗云冲想要避开费城,毕竟在战争中死于战略轰炸的平民已经够多了需要再添上一百万吗?

原子弹在很大的程度上被看成了一种战略威胁武器,而且当时帝国也就最多只能制造三枚原子弹,就算三枚原子弹可以摧毁三座大城市,如果罗云冲肯下狠手,集中3000架轰炸机执行三次大规模的集中轰炸,照样能够摧毁三座大城市而且比原子弹还要彻底因此原子弹在战争后期起到的作用只是震慑与恐吓,其政治意义明显高于军事意义那么,在摧毁什么城市的问题上本身就已经不重要了,不管是炸掉费城这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还是炸掉只有二十万人口的哈里斯堡对美国总统坚持到底地战斗决心所起到地打击作用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魂 最新章节第十九节 幸与不幸,网址:https://www.7v55.com/256/25651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