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声名鹊起(2/3)

作品:《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好!”

众人纷纷赞叹,安忠敬刮目相看,开始介绍其他三位同伴。

被他选中的,不仅是健勇之辈,还都是出身武威望族的嫡系子弟。

他们纷纷上来见礼。

不过对面的吐蕃已经下去准备,时间紧迫,来不及闲聊,五人组也下了高台,仆从在前引路,来到马球场后的马厩内。

进了里面,就听马嘶声此起彼伏,足足二十多匹骏马分列两侧。

都是皮毛顺滑,四肢有力,善于奔跑,久经训练。

李彦注意到,每匹马的马脖鬃毛,还修剪出相同的纹路,作为凉州队徽。

马尾则被紧紧扎住,避免在比赛中发生纠缠。

其他人都很熟悉了,纷纷走向自己以前骑过的骏马,李彦则是新人,安忠敬鉴于他的武力,指着一头最为高大的骢马道:“李小郎君,这头狮子骢(cng),你能驾驭吗?”

李彦见这马儿鬃毛蓬松,高大威猛,还未奔跑,就有马鸣风萧之感,确实有股狮子的大气豪迈,不禁赞道:“好马儿!”

确实是好马,后世还很有名。

有个著名谣言,李世民有一匹狮子骢,暴躁不易降服,才人武媚娘提出先用铁鞭抽,不行用铁楇锤,再不行用匕首刺,来驯服狮子骢,李世民觉得太残忍,从此不喜武媚娘。

各个版本的武则天电视剧,都采用这个谣言,其中范八亿的最夸张,为了救正太李治,直接把狮子骢杀了,简直离离原上谱。

显然这类谣言,是用后世女子的三从四德,去脑补大唐,实际上这个时代的男子好胜,女子要强,根本不在乎这种。

《资治通鉴》里“太宗壮朕之志”的结局更符合逻辑,虽然也可能是编的。

无论如何,狮子骢算是出圈了,李彦来了兴致,再加上李元芳骑术本就不错,点头道:“行,就它了!”

众人选好坐骑,安忠敬又拍了拍手,一队仆从鱼贯而入,开始给五人穿戴护具,挑选球杖,讲解细节。

马球手都要穿上护腕、护袖和护腿,保护好关节和容易被打击到的部位,手掌则缠好护手布,最后再拿球杖。

球杖整体为长圆柱体,杖头处弯曲成月牙形状,因此也叫月杖。

杖子的表面,包裹着柔韧的兽皮,还刻有灿烂的花纹,配合着流畅的线条,挥舞时兼顾力量和美感。

李彦挥舞了一下球杖,给他换装的马球手,隐隐感到劲风划过,竟有股刀剑般的凌厉,不禁暗暗咋舌。

他立刻明白了定位,开始传授独门秘诀。

怎么样打人,不算犯规。

相比起现代体育项目繁琐的规则,古代的击鞠其实限制很少,但也是有犯规行为的。

不能乱打,真的上演全武行,那就失去了竞技的意义。

后来辽国的萧太后,就把一个恶意犯规,让她情人坠马的马球手给杀了,可见犯规的代价。

当然,这类竞技运动,双方是不可能完全文明的,一个好的马球手,要学会利用规则,保护自己,在合理的范围内痛击对手。

李彦最喜欢听这个,仔细聆听犯规技巧后,就见这个马球手又手法娴熟的编了个绳结,挂在马鞍后:“阿郎,这是得胜结,球杖可以挂在这个得胜勾上。”

绳结的扣法,既美观又牢固,还有得胜归来的寓意,李彦把玩了一下,挺喜欢的。

这玩意到了后来,还发展成环状金属结构,武器长柄可插入,起固定悬挂作用。

众人整备完成,由安忠敬领头,五个靓仔高头大马,英姿勃发,闪亮登场。

“怎么只有五个人?”

“哈哈,我们大唐男子,只上一半,也血虐蕃贼!”

场外原本失望的观众们欢腾起来。

“想要为失败找借口吗?无用的把戏!”

眼见对方先声夺人,被九名吐蕃贵族拱卫的勃伦赞刃脸色一沉,也挥手点了其中四人:“你们随我来!”

在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最新章节第11章 声名鹊起,网址:https://www.7v55.com/127/127605/11.html